如何讓13㎡的迷你空間擁有100㎡的功能區?

每個人都夢想能夠住在100㎡的舒適大HOUSE,但大城市寸土寸金的現狀,讓大家不得不回歸現實,選擇經濟實惠的小戶型。
不過房子雖小,并不意味著要委屈求全地犧牲舒適度,通過合理地布局和創造性的設計方案,13㎡的迷你空間也能配齊餐廳、客廳、影音室等完備功能區。
整合模塊式13㎡迷你宅
這間13㎡的小開間從地面到家具全都使用同種木板建材,制造連接感。
所有功能性家具與木板墻合為一體,減少對空間面積的占用。
立式折疊床在不使用時可以完全收納于墻內,為公共區域釋放出更多面積。
窗邊的用餐區同樣利用折疊式座椅,滿足多人用餐的需求。
床邊內側、立體式推拉柜以及門口的衣物掛置區,實現“見縫插針”式的整合式收納。
實現多功能空間轉換的木板墻
集收納展示與空間切換的木板墻重新界定了開放空間的功能分區。
隱藏在木板墻內的推拉門后是一間舒適的小房間,前側則用于用餐、娛樂等公共功能區。
這片木板墻的精妙之處還在于,設計師特別設計了一塊推拉隔板,板內隱藏了一個沙發休息區,白天屋主兩人可以窩在上邊一邊看書一邊曬太陽。
到了夜晚,拉下格板,墻面就可以作為影音投放幕布使用。
折疊式家具轉變空間功能
多功能的折疊家具是幫助小戶型擁有更多實用功能區的利器。
折疊床和伸縮式組合沙發完美解決了這個迷你空間的格局尷尬,簡單的折疊組合就能實現客廳與臥室間的自由切換。
階梯式設計釋放立面空間
架高的階梯式床體,釋放了底層空間作為衣帽收納區。
階梯的高度為平面空間增加了層次感,再搭配超大的落地窗,制造景深效果,讓空間顯大。
零星點綴的元氣明黃色,在純白色的房間內注入活力。
充分利用層高優勢的越層設計
如果層高足夠優越,那完全可以大手筆的做個越層空間。
臥室直接搬到私密性更好的二層,底層作為公共區域,同時還可以設置大面積的置物柜,滿足日常收納需求。
考慮需求再布局
針對有限的空間,一定要首先考慮自己的生活習慣,按照日常需求來安排功能分區的占比。
這間30㎡的開間,屋主日常會窩在沙發上工作,偶爾也會呼朋喚友到家中小聚,所以“任性”地設置了超大的組合沙發,但妙在設計師聰明地利用了空間內的一塊中心墻板,以它為中心安置沙發,這樣作為社交辦公區的沙發就成為空間的C位,同時也界定出公私區域。
